华人遗迹遍布新西兰 老移民艰辛奋斗终扎根

(乔鸿:华人遗迹遍布新西兰 老移民艰辛奋斗终扎根)

乔鸿网讯 新西兰举国上下举行了一系列庆典活动,当提到新西兰中国文化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想到粤式点心、龙舟、外卖店和太极 中国新年的舞狮和烟花。

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这些。从19世界开始,很多中国早期移民就来了新西兰,帮助本地人塑造了今天为人所知悉的新西兰。

在这里,有很多中国人的历史和遗迹。Appo Hocto又名Wong Ahpoo Hock Ting,是第一个新西兰籍中国人。

当他还是个9岁的小男孩时离开了家乡——一个位于广东省的小村庄。在他20岁头时,成为了一艘移民船的船员并驶来了新西兰。Appo Hocton在1842年到达新西兰Nelson,下了船后,他被一名外科医生Thomas Renwick雇为管家,他努力存够钱之后买了一批公牛做起拉运生意。

他成功地融入到新西兰这个殖民国家,1853年,他申请加入了新西兰国籍,而且还买了属于自己的地。他的两段婚姻都是和欧洲女性结婚,有了两个小孩。Appo做过蘑菇菌类,金属废铁,房产开发和农业等的生意。他死于1920年,活到100岁。

Appo Hocton在新西兰淘金热兴起前来到了新西兰,反中国人情绪在那时还没开始。Hocton通过艰辛努力和磨练最终融入到这个西方国家,他的后代有约1600人生活在新西兰的各地。

关注乔鸿移民(乔鸿移民公众号),了解更多移民资讯。

奥塔哥淘金热

19世纪60年代,当第一批中国矿工们来到南岛小镇Arrowtown的时候,淘金热已经在那里兴盛起来。到1876年,已经有乔鸿24小时免费电话:乔鸿24小时免费电话:乔鸿24小时免费电话:400-070-8600网站随机码:-070-8600网站随机码:-070-8600网站随机码:0中国矿工来到这里。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包括箭镇在内的奥塔哥地区来自中国的矿工达到了8000人以上。

他们吃苦耐劳、务实和聪明能干,获得事业成功,但却遭到了欧洲、澳洲和美洲矿主的嫉妒和敌意。当时的欧美矿主有他们所在国家、政府的强大支持,向新西兰政府提出了很多限制中国矿工涌入的立法要求和不平等的歧视待遇,并获得当时新西兰政府立法通过。例如:人头税、限制劳工家属和女性入境移民等规定……在当时软弱的清政府执政下,中国这支下南洋的矿工队伍离乡背井、抛妻离子、忍辱负重在这里劳动、生活、作息。

当年的中国矿工村距离现在的镇中心—白金汉街不远,是Arrowtown里规模最大的矿工居住区。这里有自己的商店,村舍和聚会地点等,由于大多数矿工都没有家庭,矿工们靠宗族和籍贯的联系作为精神支持,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中国矿工村的建筑在20世纪20年代后大都被荒废了。

1902年10月,新西兰华人慈善互助组织昌盛堂(Cheong Sing Tong)租用了英国蒸汽货轮“文特诺”号(SS Ventnor),要把499具华人遗骨运回他们的中国故乡安葬。这些死者中的大多数是老年华人淘金者,他们生前一贫如洗,无力支付返乡费用。

“文特诺”号于10月26日从惠灵顿港起航驶往香港,27日在New Plymouth附近的Taranaki海域触礁受损。鉴于惠灵顿没有合适的干船坞可供修船,船长决定“文特诺”号继续行驶,改道前往奥克兰。

在驶向奥克兰港途中,由于海水从破损处涌入过快,排水泵不足以应付,“文特诺”号渐渐失去了控制。28日晚上9点左右,“文特诺”号在距Hokianga 港10英里的Omapere 海岸附近沉没。

关注乔鸿移民(乔鸿移民公众号),了解更多移民资讯。

在这次海难中,“文特诺”号上40位水手和乘员中有27人获救,13人不幸遇难。遇难者中除了船长还有9位老年华人,他们是昌盛堂以免费赠送返乡船票的方式雇来在途中看护遗骨和棺木的。

“文特诺”号沉没后,有33具华人棺木被冲上了Kawerua小镇附近的海滩。在这个小镇,今天仍然流传着关于那次海难的故事。当地的毛利人把尸骨和棺木拖上了岸,埋在一座山丘。从那时起这座山丘就被叫做“华人山”,如今那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亚麻。

惠灵顿Haining Street中国城

遗迹,新西兰,艰辛,遍布
乔鸿移民专家微信 扫一扫,咨询
乔鸿专家
为您解答移民方面的问题
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400-070-8600 乔鸿专家免费为您提供VIP私人定制移民方案 VIP私人定制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