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无法改变中国人口政策缺陷 应借鉴新加坡经验

  学者吴俊刚撰文指出,人口素质的提高(包括教育和技能)有助于缓和人口赤字对经济的不利冲击,但却无法完全替补这块短板。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它听由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持续,不改变人口政策,尤其是排斥移民的政策,总有一天要自食其果。相比之下,较为开放包容的社会如美国和新加坡,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移民来弥补不足。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中国政府最近决定终结实行了30多年的一胎化生育政策,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联合早报》的报道引述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的话说,人口政策关系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应人口老龄化所形成的“人口红利”优势流失的情况,未来五年实施两孩政策是非常及时的,护照移民,要不然人口突然断崖式持续坠落,社会将不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新加坡已经谈了很多年的老问题,现在,连人口多达13亿的中国也面对这个问题,而且不得不放宽生育限制,足见人口老龄化的后果有多严重。几年前,政府为应付人口问题提出了人口白皮书,不料引起了民众的反弹,主要是因为公共交通和住房等问题模糊了焦点,很多人或许也因此失去了一个体悟人口问题严重性的机会。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和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必须调整人口政策,主要是因为“人口红利”已开始转变成“人口赤字”,也就是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头30年里,由于有很充分的年轻和廉宜的劳动力,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迅速成为世界的工厂。但随着城镇化发展,主要来自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被消化了,工资也逐渐上涨,过去大量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红利也开始枯竭。

  而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将加剧未来经济发展的难题。过去有很多工作的年轻人支持年老者,现在,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了,因为他们多数属于一胎化计划生育的产物。对整体经济来说,则是工作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口却越来越多,经济活力消减,国家税源收缩,社会开支剧增。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人口赤字”,也就是能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不足,而国家因人口老龄化的财政负担却日益加重。

  中国现在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是否就能扭转势头呢?不少人的看法是未必。因为,有明显的迹象说明,少子化或不生育已成了新趋势。政策即使放宽了,多数人还是会因为考虑到生活费的压力,而对多生育提不起兴趣。这其实是都市人,尤其是一般中产者的普遍心态,全世界都是如此。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人们也会主动少生育。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人口老龄化就是明显的例子。

  中国和新加坡人口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政府曾经强力干预生育。中国一度甚至把落实一胎化政策,当作地方官员的考核要项。新加坡则一度强势要求学历低的妇女,在生育第二胎后便要绝育。可以说,两国在经济准备起飞的阶段,为了抑制人口的快速增长,都很有效地通过行政手段,把自然生育率压下来,也由此收割了人口红利。中国官方说法是,1970年代末以来的计划生育,使中国少生了4亿多人。新加坡的“两个就够了”,也被视为经济发展成功的一大因素。

  不过,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成功干预生育的结果都带来了极大的后遗症。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中国政府现在不得不放宽节育措施。新加坡人口的生育率,则早已跌穿2.1的替代线。政府这些年来殚精竭虑鼓励生育,但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当初可能没人想到,一个社会中产化后便会自然的降低生育率,而要扭转中产化后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似乎比当初节制生育还更加困难。

  无论如何,中国毕竟是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仍然非常庞大,目前估计还有四五亿人,一胎政策U转,不至于会造成二胎爆炸,但至少会取得一些成果。事实上,相信中国政府是已得出政策改变,也不会导致生育失控的论断,才敢于做出全面二胎化的决定。

  新加坡没有农村人口,要补救生育不足,除了想尽办法鼓励生育,只能借助进口,也就是吸收新移民。2007年至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后,给新加坡制造了一个引进新移民的良机,政府大开移民之门,也加速审批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劳准证的申请。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石二鸟的策略,既可以满足劳动力短缺的需求,也可以弥补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赤字问题。这么做的后遗症已是众所周知了,这包括房价的飙涨和公共交通的拥挤等,政府也因此付出了政治代价。

二孩,无法,改变,中国,人口政策,缺陷,借鉴,新加坡,经验
乔鸿移民专家微信 扫一扫,咨询
乔鸿专家
为您解答移民方面的问题
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400-070-8600 乔鸿专家免费为您提供VIP私人定制移民方案 VIP私人定制 立即预约